雍正珐琅彩瓷器拍卖价格:2024年北京保利春拍现场,一只巴掌大的小茶碗拍出了1552.5万元的天价!它不是黄金做的,也不是钻石镶的,而是清朝雍正皇帝亲手"监工"烧出来的珐琅彩瓷器——"百花不落地茶圆"。简单说,就是碗的外壁密密麻麻画满了四季鲜花,连一丝空白都不留,活脱脱一个"微型百花园"。
这是一件罕见的细节控的精湛优品,这碗到底有多绝呢?
清雍正 御制珐琅彩百花不落地茶圆 成交价1552.5万 保利2024春拍
如颜值:碗身曲线柔得像少女的腰,胎质白得像刚下的雪,摸上去细密得连指纹都印不进去。内壁素净如玉,外壁却热闹非凡——牡丹、荷花占C位,周围挤满了玉兰、绣球、菊花、桂花等几十种四季花卉,红的像火、黄的像蜜、蓝的像宝石,连花瓣的阴影都用亮色提了出来,立体得仿佛能闻到花香。
如工艺:这种"百花不露地"的画法,俗称"万花锦",寓意"百花献瑞,盛世长春"。但别看画面热闹,烧制难度堪比"在米粒上刻诗"!得先用胭脂红、黄、蓝等十几种珐琅彩料调色,再一层层勾勒渲染;牡丹花瓣要用西洋画法画出明暗立体感,菊花得叠出"千层瓣",连荷叶的阴阳面都要用绿色深浅表现……全程得几十个**匠人配合,稍有差错就得重来,简直工艺中的天花板。
清雍正 御制珐琅彩百花不落地茶圆 成交价1552.5万 保利2024春拍
如细节之处:雍正皇帝是个出了名的"细节控"。清宫档案里写着,他嫌之前的珐琅彩"花样粗俗材料差",直接点名让画家贺金昆画样,还下旨:"菊花花瓣别画单了!要像千层叠落那样画!"这只碗上的菊花正是这种画法——花瓣层层叠叠团成球,和现代摄影里的微距花卉一样精致。
雍正对艺术的要求有多严?他不仅亲自审样稿,还要求把"文人意趣"和"西方技法"结合——比如碗上牡丹的红用黄金调色(当时最贵的珐琅料),荷花用中国传统的平涂法,蓝色莲花花瓣边缘还淡淡刷了浅绿,留白处层次分明,像水墨画一样高级。
清雍正 御制珐琅彩百花不落地茶圆 成交价1552.5万 保利2024春拍
据考证,这只碗的设计灵感可能来自宫廷画家邹一桂的《百花图》。这位大臣兼画家是当时的"院体花鸟天花板",他画的百花卷连乾隆皇帝都珍藏在乾清宫里。碗上的花卉布局、色彩搭配,明显带着邹一桂没骨花的清雅风格。
雍正时期,宫廷还请了传教士画家郎世宁帮忙。这只碗上牡丹的高光部分用了西洋画的"明暗对比法",让花瓣像打了聚光灯一样立体;黄色菊花用中国传统的矾红勾边,比纯珐琅彩更有院体画的韵味——东西方技法"混搭",成就了这只碗的****。
清雍正 御制珐琅彩百花不落地茶圆 成交价1552.5万 保利2024春拍
存世的雍正珐琅彩本就极少(雍正朝总共就烧了十几年),而"百花不露地"这种工艺更是"烧钱又烧时间"的稀罕品。目前全球公认的同类雍正款碗只有三件:一件在故宫,一件被香港收藏家仇炎之买走,还有一件在日本**藏家伊势彦信手里。这次拍出的这只,无论是画工、色彩还是保存状态,都被专家称为"当之无愧的隽品"。
1552.5万,买的不仅是一只茶碗,更是雍正皇帝的审美霸权、宫廷画师的**匠心、东西方技艺的完美碰撞。它像一颗时光胶囊,封存着清代彩瓷的黄金时代——那时候的匠人敢用黄金调色,皇帝能为了花瓣的层次感下旨十几次,每一件瓷器都是"不计成本的艺术实验"。如今再看这只碗,终于懂了帝王心,百花梦,皆凝于这盈盈一握之间。
清雍正 御制珐琅彩百花不落地茶圆 成交价1552.5万 保利2024春拍
本文藏品图片来自网络,如侵联删;湖南瓷器古董鉴定中心在哪里?湖南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2014年成立,专注于:瓷器、铜器、钱币、陨石、玉器等各类收藏品鉴定评估服务;不参与任何交易,为我国合法独立的第三方专业鉴定机构,十年来,多次为司法机关提供了多类收藏品的司法鉴定服务,亦为个人藏家、民间博物馆、收藏品交易与损坏赔偿提供了公正客观的鉴定意见,中历专注服务秉承长期思维的理念,市场一直有目共睹,在收藏品鉴定行业中历一直倍受市场信赖;对古瓷器鉴定采用传统眼学鉴定或科学辅助眼学综合鉴定方式,鉴定结果客观公正,证书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,过程公开透明,藏家可全程参与,鉴定可咨询。